隨著台日友誼的普及與深化,從2013年開始,日本各地就出現「台灣祭」。但美中不足的是,在這個以展現台灣飲食文化為主軸的空間中,台灣的面貌仍然罩著中國面具。
就像今年的「東京鐵塔台灣祭」,卻行銷中國音樂與福建茶(註1)。台灣祭的「#不是台灣」,固然有商業因素與食品衛生法規的限制,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台灣的國族面貌始終模糊,不論是台灣共同體的自我認知,還是在於他者的認知。
國族不是一種「自在狀態」(nation-in-itself),而是一種以文化為土壤的集體認知過程。國族面貌往往以文化來標誌,甚至可以如此定義國族:#文化性的共同體。
所以「何謂台灣」與「如何看見台灣」的關鍵,在於國族文化的打造,包括建構與詮釋。正如日本的美學展露在其庭園與電影,法蘭西的風格結晶在葡萄酒與甜點,台灣並非沒有足以代表「台灣性」的作品,例如烏龍茶。但是中國的陰影,在政治與文化方面,依舊籠罩著台灣認同,不論在台灣內部或國際認知。
雖然台灣與中國的糾結是世界各國的「台僑」都必須梳理的課題(註2),但是台灣國族面貌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島內的文化解殖(#去中國化) — 以台灣為主體,在語言、歷史記憶、文化創作、美學品味各方面打造饒具土地風味(terroir)的台灣性。
台灣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內部民意與國際輿論都越來越傾向於實質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但是在帝國邊緣的台灣,還須透過文化解殖以擺脫中國的幽靈,就如韓國與越南。否則即使在憲政法理上取得獨立,台灣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延伸,就像日本台灣祭用福建茶與中國樂傳遞對台灣共同體的想像。
當我們透過本土文化而產生集體認同並展現於世界,台灣的面貌就不會是「華人的民主國家」或「自由中國」,而是台灣國族。台灣拒絕被中國併吞的意義,也不僅是民主與極權的抉擇,而是民族獨立的基本權利,以及對記憶所繫之處的守護。
但悲哀的是,在這個被中華民國體制束縛的島嶼,除了心繫故國的黨國集團,還有柯文哲等被殖民同化的投機份子,不斷破壞台灣認同的凝聚。文化滅絕就是種族滅絕,放眼世界,這都是不惜以血肉之軀抵抗的暴政。所以我們對香港的相挺,不只緣於帝國邊緣的同理心,也應有「抵抗中國文化殖民」的敬意與自省。
在日本台灣祭的善意中,發生台灣國族面貌被中國襲奪的憾事。這讓我們體認到,以台灣為主體的新共和,除了法理憲政的課題,同時需要一場 #國族再確定運動,包括台灣主體意識行動的集結,以及足以形成國族面貌與內涵的文化工程。
(註1)六月初,我們接到陳情指出,東京鐵塔台灣祭上竟然放中國音樂和贈送福建茶。活動曾因推廣台灣鳳梨受農委會感謝,但經詢問後,農委會並未提供經費補助,僅止於行文表示支持。
(註2)中華民國長期靠著服務四千萬華僑來主張自己是正統中國,連帶許多所謂僑界人士充滿華人認同而非台灣人認同。今年4月美國公布202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經過台美人(Taiwanese American)數十年的爭取,終於在普查項目中新增了「台灣人」的族群類別,不再被強迫分類為華人,當然也不再是華僑(Oversea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