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煥

為什麼民主化三十年、政黨輪替三次、民進黨完全執政八年,我們依然陷在「大選可能造成台灣不再是台灣人的台灣」的恐慌中?

國民黨與民眾黨的政黨支持度,雖然加起來穩定超過40%,但是中國認同者不會超過10%,其餘或許有黨國結構的慣性、有民粹煽動的情緒,但絕對還有一部分是基於「民主需要制衡」的素樸善意。

確有一定比例的公民,為了避免「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化」,所以一向支持在野黨:國民黨執政就投民進黨,民進黨執政就投國民黨。

也確有一部分公民,在三次政黨輪替後,對傳統的主流政黨逐漸失去信任(尤其對執政黨反感)、對政治趨於冷漠。當有所謂「新政治」出現時,這些人會選擇「新」而非選擇比較「好」,這就是柯文哲現象的土壤。

這類公民,不論意識形態,本質上不會是執政黨的支持者。所以藍白政黨的生存空間,很大一部分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而這正好是台灣政治的結構性困局所在:

第一,藍白政黨進行的並非在野監督,而是扯台灣後腿,以致民主失靈。

第二,藍白政黨與中國裏應外合,導致「定期改選,定期亡國感」的焦慮。

在民主政體中,在野監督的需求必然存在;但目前填滿此空間的,是藍白黃等不以台灣利益為優先的政黨,假監督之名,行惡鬥之實,無視「台灣淪為中國人的台灣」的風險,執意下架本土政權。

就結構面而言,台灣若要完成民主鞏固與國家打造的總目標,除了必須維繫本土政黨的執政,還需要另一個忠於台灣大局的政黨取代藍白黃,在國會擔任「在野監督」的角色。因為民進黨不可能同時執政又在野,更不可能永遠免於民主政治必然發生的政黨輪替。

也就是說,除了在2024年選擇民進黨繼續執政,還需要有絕對忠誠於台灣的台灣基進進入國會,由民、基兩黨以「本土執政治理」與「本土在野監督」的分工,強化民主韌性、打造本土政體。

民主必然本土,這是李登輝先生的格局所在。他在總統兼國民黨主席任內擘畫了「本土的國民黨與本土的民進黨」雙引擎結構,一面致力於國民黨的本土化(終告失敗),一面扶持民進黨壯大,為的就是透過兩個本土政黨的競爭,推進台灣從民主轉型走向民主鞏固。雖然我們無法同意猶如納粹的國民黨有參與民主憲政的資格,但我們對李登輝先生「本土雙引擎」的洞見充滿敬意。

本土要多元,民主要制衡;民主需要監督,監督必須本土。我們應該從結構問題思考台灣的政治需求。2024年的大選結果若只是重複台灣現況,即使民進黨再次完全執政,台灣民主失靈的困境依然沒有改變。所以,請授權台灣基進以超過5%的政黨票進入國會,扮演「本土在野監督」,這才是台灣大局的起點,也是結構性問題的唯一解方!

(作者為台灣國家聯盟執行委員/台灣基進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