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進人觀點
文/ 台灣基進青年部建國路後座駕駛 Kiàn-kok Rd. Backseat Driver ​


日相岸田文雄與韓國總統尹錫悅7號在首爾會面,岸田文雄在會後表示:對於日本在殖民時期給韓國人民造成的苦難,他備感心痛。尹錫悅也回應:歷史問題的存在不意味著兩國不能更近一步加深關係。此次會面被視為面對區域威脅,日韓雙方在民主價值以及加強供應鏈安全的立場越趨一致,更有助於亞洲北約的概念從理論走向落實。


「亞洲北約」的概念雛型可從2022年的北約峰會推敲,當時日、韓、澳、紐四個非北大西洋國家首次被邀請參加,而印度則在2023年與北約進行戰略對話,甚至派遣戰機前往法國參加北約的聯合演習。以上種種都回應了英國此前在年初的呼籲,即「建立一個與北約相仿的模式,確保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和安全」。

事實上,自蘇聯瓦解以來,當時的西方民主聯盟就出現民主將大獲全勝的氛圍,最經典莫過於新自由主義學者Francis Fukuyama的「歷史終結論」,認為自由民主將成為人類唯一的政治制度,歷史將會終結於此。

然而,不管是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抑或推廣民主價值、在國際社會建立準則和規範,北約在蘇聯瓦解後堅持至今早具有「不只侷限於歐洲」的特徵,不論是面對跨國恐怖主義的威脅或是中國的崛起,北約早具有輻射全球的能力,意圖在印太地區建立與北約相仿模式即是其中一例。


北約的核心構想為「集體自衛權」,北約第5條規定明言,一旦確認成員國受到攻擊,其他成員國將作出即時反應;該條款被理解為各國部隊將自動參戰,並不再需要各國政府的參戰授權,也就是說,若簽訂此協約任一國家被攻打,視同協約內所有國家遭受攻擊,簽署協約的國家都有反擊權利,這就是集體自衛權的內容。

就日韓而言,過往因複雜的殖民歷史情結遲遲無法破冰,也導致目前只有美國對日本和韓國個別的防禦條約,即《美日安保條約》和《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如何在現有基礎上深化日韓合作,進而推動類北約的模式應對中國和北韓的威脅,即是目前岸田文雄和尹錫悅在著墨的。

不論如何,以長期戰略來說,「均勢」絕對對日韓雙方有益,此前雙方因殖民歷史傷痛、徵用工賠償、半導體問題所導致長年外交關係僵化,因此,此次會面不僅具日韓外交冰釋的歷史意義,也可以說是為類北約模式的構想提供落實的完美條件。


那麼,日韓此次會面對台灣有什麼樣的意義?

從戰略角度而言,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心,向來具「不沉的航空母艦」之稱,作為圍堵共產勢力擴散的防線,第一島鏈之所以重要,在於其不僅為防範中共由陸權走向海權擴張,更象徵民主與獨裁兩種體制的競爭。

美國總統拜登自上任以來,不斷持續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希望重新活絡第一島鏈盟國間的連結,近期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訪美,與美國、印度進行聯合軍演,乃至這次日、韓會面,都跟此有關。

而面對日趨升高的台海局勢,台灣身為區域內的一份子,在現階段即使不能以主權國家的身份檯面化與日韓甚至是美國等國家的合作,但最近的民安演習、台美國防產業論壇,甚至與美菲肩並肩演習「隔海對練」等等更顯示了台灣無法置身事外的重要性。

因此,看到世仇日韓對彼此的諒解,台灣內部更應該有「面對中國兵臨城下,即便無雄兵百萬也不可束手待斃的精神」,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並且深化與區域夥伴的合作,發展不對稱戰力以有效嚇阻中國擴張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