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台灣正名當著時!下一站:🇨🇿捷克。

台灣外交正名的「戰略清晰」已是不回頭的趨勢。經歷過蘇聯壓迫的東歐、前蘇聯國家,在對抗俄援烏展現高度積極,對轉型正義、文化自主、抗侵略滲透也有豐富經驗。這些國家因歷史與地理位置因素,在友台立場上顯著,是台灣外交單位應該重點交流、發展關係的對象。

守護台灣,人人有責

台灣位處第一島鏈重要戰略位置,中國為了成為區域霸權,突破第一島鏈一直是其野心,台灣和南海、東海其他更小島嶼,就是中國侵略目標。

中國國民黨正式徵召侯友宜,台灣基進聲明

針對中國國民黨正式徵召 侯友宜 參選2024總統大選,本黨黨主席王興煥提出聲明。

18歲公民權──從英國看台灣​

唯有青年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結合,才能體現青年參政的意義,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進步,進入社會與政治上的穩定並且成為一個民主更深化的福爾摩沙。

泛藍親中帶風向延宕備戰 ​台灣無法再等、修法不能再拖 

日前,國防部為因應台海情勢預告修訂《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消息⼀出隨即遭中國與親中勢力帶戒嚴風向,致使昨日暫緩修法。由於國際局勢⽇趨嚴峻,中國已著手提出《預備役人員法》強化內部動員準備對台侵略。在國民黨與親中勢力互相唱和,製造戰爭與戒嚴恐慌下,台灣社會恐將⾯臨重⼤打擊。為此,台灣基進今(3)日舉行記者會表達《全動法》戰爭準備修法的必要性,並對國民黨企圖導致台灣喪失作戰準備時機,以及對於國防部⾯對國民黨認知作戰的消極反應進⾏回應。

天朝中國與現代藩屬國 – 養套殺再現

近日澳媒ABC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國佈局南太別有用心」,批評中國以援助之名,行掌控南太國家之實。中國在5/26-6/4日,曾派出外長王毅,出訪南太國家,意圖尋求十個國家與其簽訂「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看似中國要發揮「大國」的社會責任,援助其他較未現代化的國家,許多建設看似福國利民,但實際上中國是藉由大灑幣取得南太國家的控制權,其興建的機場與海港,看似作為觀光需求,但卻都符合軍事規格,這將在國際上將成為中國發動戰爭的最大籌碼。

轉型正義 – 除垢

什麼是除垢?就像洗澡是把髒污清掉;如果是民主體制中的髒汙,就是「威權」遺毒。施行「除垢」,就是要處罰過去當威權政府的爪牙、迫害人權的兇手。過去的這些打手兇手,甚至現在仍在公務機關工作裡,對轉型正義來說,是不應迴避的課題。

疫情當前無分彼此

台灣守住了一次次疫情危機,卻仍不斷受到中國黨的攻擊。面對這些完全不合理的恐慌攻擊,台灣全民必須保持冷靜和團結!

反制中國滲透,選制改革從地方做起

台灣基進支持地方議會納入不分區政黨比例代表,讓地方議會也能選擇理念而不是選人情。

柯文哲執政八年,為居住正義做了甚麼?

柯文哲竟然把社宅當成提款機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