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觀察系列(4) – 李登輝與安倍晉三 台灣與日本的國家正常化任務
1999年的今天(7/9),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提出台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目的是要阻止江澤民,在中共50週年國慶日(1999年10月1日),當著眾多外國領袖的面宣布,海協會汪道涵訪台時,雙方將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展開政治談判。
基礎建設國安應防範,忌幫中國買槍送子彈
或中製產品介入關鍵基礎設施採購嚴格把關,然此類事件仍層出不窮,未來涉及關鍵基礎設施、軍民兩用設備,政府應建立投標、採購審查標準,明確規範以排除來自中國的國安威脅。
台灣日治時期就有政治meme! 「門神」諷仕紳得獎卻遭禁展?
台灣的歷史是一部海洋民族史,諸多外來政權的更迭之下,孕育出許多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也出現了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這些過往,沉積成台灣多元包容的歷史文化底蘊,然而,卻在過去以中華文化為尊的中國本位主義之下,長期被埋沒和忽視。
【G7峰會】觀察澤倫斯基的「外掛式參與」,走出台灣新的國際路線
此次澤倫斯基在G7峰會的現身,除了是媒體焦點,也為台灣的新國際路線示範了一個可行的務實版本。澤倫斯基在G7峰會的現場,雖非該峰會成員國,但他雙邊會面了幾乎所有的重要領袖,為烏克蘭的局勢爭取最多的國際支持,並且同步獲得最新的資訊交流。
元兇後代當市長主持二二八紀念會
針對二二八事件76週年紀念日,台灣基進今(27)日召開「二二八沈冤未雪,蔣家市長何時道歉?」記者會,除控訴蔣萬安繼承兩蔣政治遺產卻不願對歷史傷害負政治責任外,也批評中國國民黨地方首長企圖襲奪二二八歷史記憶,同時呼籲民進黨政府應加速轉型正義工程。
市府公務員沉淪網軍 柯文哲難辭其咎
柯文哲,這位曾於2014年就職典禮大談「公務員不必服務政治」的市長,今日義正嚴詞看似捍衛公務員尊嚴的行為,是否真心?不妨回顧2019年吳音寧任職北農總經理時的台北市政府,滿口「治理」的柯文哲,如何以「人治」動用市府公務員為他演出一場下流又沒衛生的宮鬥戲。
三位名醫《港湖診斷書》公開!
台灣基進台北市內湖南港區立委參選人吳欣岱醫師今(17)日偕同黨主席王興煥、醫師史書華、醫師杜承哲舉行記者會,公開〈港湖診斷書〉,公布港湖立委參選人好惡度民調數據,讓選民知道究竟是「誰確診了背骨」,並指出高嘉瑜、柯文哲支持者高度重疊,在藍白合之後,高嘉瑜已沒有團結綠營的可能,吳欣岱才是港湖選民不再含淚投票、有潛力、有未來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