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本土招牌以「政見」取代「金錢」成為選舉關鍵字
台灣基進認為,要根本性破除這種惡性循環,就是「選制改革」以及「議會改革」。我們力倡從市議員選舉開始,限制競選行為和金額,讓選舉制度回歸理念競逐與政見辯論,並且對市議員的行為和責任加以規範,讓有志從政真心改變社會的青年能在公平的條件之下參選、從政,從「比較誰的魯麵好吃」,改變成「比較誰的政見比較優良」!
長老教會《人權宣言》45週年
吳依潔 Ngôo I-kiat
台灣民意基金會於16日公布「裴洛西訪台、中國軍演與台灣民意」民調結果, 50%台灣民眾支持台灣獨立,11.8%兩岸統一,25.7%維持現狀,12.1%沒意見、不知道、拒答。在中共空前最大規模環台實彈演習,海空封鎖5天情形下,並沒有嚇阻台灣人對未來的集體期待與抱負,半數台灣人期盼未來台灣要獨立
強化中資規範,反制經濟滲透
中資對公司若有重大影響力便會左右公司決策,甚至進一步出賣公司相關情報,這不僅是對台灣經濟有所危害,甚至進一步讓台灣喪失加入民主國家經濟圈的資格。若要搭上國際民主同盟陣線,那把台灣的經濟體質打造好、完備民主防衛機制是很重要的課題,這正是此次修正兩岸條例對中資定義最大的用意,政府做好把關,努力在世界經濟體中找到台灣的獨特地位,企業更能安心發展技術,不用害怕被誰綁架,朝世界市場大步邁進。
日本觀察系列(5) – 安倍路線的接班人有誰?
安倍晉三 前首相的葬禮12日已在東京舉行,每次看到新聞畫面,還是令人非常難過惋惜。和許多令人尊敬的台日政治家不同,安倍前首相還活力十足,還在為理想打拼,根本沒到淡出政壇的時候。這並非戀棧權勢,他的外祖父 岸信介 在美日安保條約生效當天辭職,繼任者 池田勇人 則是罹癌後,撐到(1964)東京奧運閉幕隔天辭職,這些堅持安倍應該也是記憶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