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我們的前途:一場基進與日本盟友的對談

《正論》是由産経新聞社發行的政論月刊雜誌,針對日本未來及世界相關局勢進行討論。 ​ 近幾期《正論》都聚焦在美中關係、日本防衛,因此台灣有事議題也成為關注重點,並且在去年底台灣大選後,於2023年2月號,以美中對立的方向為主題特集,針對台灣選後美中台局勢,進行深度的局勢分析評論。在這次的特集中,其中一篇由藤重太執筆的「台湾人が心配する日本有事」,大篇幅收錄了在去年底地方選舉後,與台灣基進前黨主席陳奕齊 - 新一進行的對談

「一國兩制」25年之死​ 香港敲響喪鐘給台灣的啟示

香港人民來說,香港回歸中國25周年是一件 喪事,失去至親、摯友、工作及尊嚴;然中國將它視為 喜事,喜迎專制政權的勝利,習近平為自己納入一枚鬥爭籌碼。如果說一國兩制帶給台灣人什麼啟示,是 永遠不要相信中國政府的承諾,也不要與他們談底線,因為他們沒有下限。​

「代理人法不能等」記者會

立法院第10屆屆第7會期於31日結束,本會期間通過172項議案,創下20年新紀錄。台灣基進今(2)日舉行記者會,指出防範中國滲透、維護台灣民主至關重要的《境外敵對勢力影響透明法》(簡稱《代理人法》)相關法案,至今仍橫躺立院遭刻意冷凍,並偕同法案起草人、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國際法專家宋承恩,共同呼籲立院把握最後會期,盡速解凍《代理人法》程序。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高分貝呼籲,台灣社會不應容忍抗中法案的立法怠惰;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則哽咽痛批,朝野立委對中國統戰應對積極度完全不足。

傳承彭教授精神,建造台灣本土在野監督隊伍​

矢板先生說:​ ​「我記得,1996年第一次民選總統的時候,主張台獨的彭明敏教授,受到了對岸的和國民黨保守派的口誅筆伐,成為了眾矢之的。反而使在黨內推動台灣本土化的李登輝,變成了溫和派的存在,受到的壓力相對減少。所以,彭明敏雖然不是台灣民主化改革的主導者,但間接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正是基進長期以來所強調的「光譜理論」。

吳斯懷嗆美建言獻祭台灣人 ​ 國民黨刻意曲解,不「親美反共」了?​

美國國防部前部長艾斯培日前訪台,就台灣國防問題提出增加國防預算、強化不對稱作戰、加強後備軍人的動員能力,及強化徵兵制度並延長義務役期等建言,國民黨立委吳斯懷今(21)日回嗆「(美國的)一些建言千萬不能當真,要我們不分男女全民皆兵,是別人家孩子死不完的最好寫照。美國的戰略目標是拖垮大陸,不是保衛台灣。」對此,台灣基進質疑,吳斯懷在中國高談闊論,指導解放軍如何戰略部署時,心裡是否想著「台灣孩子死不完」?並痛批吳早已被中共吸收,完全站在中國立場講話,難道國民黨又不親美反共了嗎?​

無法台灣本位的公共媒體公共嗎?

制度不改、認知不改,公廣集團若繼續自視為「出淤泥而不染」的不沾鍋,終有反噬自己的一天。 莫一次次讓台灣人民對公共媒體的期待化為失望。

中國劣勢台灣優勢,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台灣保證法》已經表態美國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組織,外交部應該規劃比過去更積極的國際參與策略。無論是台灣參與 COVAX 遇到的困難或正面的經驗,或是台灣藉由參與 COVAX 發揮的國際援助,都可以是「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組織的實例,甚至增加我們加入WHA諸如此類的國際組織的可能性。

台灣仍應把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當作「無法避免的未來」

台灣面對的敵人可不是講道理、有邏輯的「文明國家」。中國絕對有可能為了維繫內部政權穩固、或獨裁者個人的偏差判斷,在美國的警告與可預期的經濟制裁下發動戰爭,獨裁國家的瘋狂與難以預測讓台灣毫無僥倖空間。切勿過度樂觀、勿自滿,戒之慎之。台灣大局勢順風沒錯,但烏克蘭為鑑,絕不要低估獨裁者不計代價的「玩火決心」。 美國舉球了,台灣要有殺球決心與方向感;全力武裝、全力清除島內中國代理人與投降主義協力者,強健體質,讓全世界看到台灣抵抗中國侵略的決心。若真的發生戰爭,擋下第一波攻擊,才是讓這些友邦的承諾得以兌現的必要條件。

桃城挺桃城,基進挺醫護

桃園這波疫情,關係到全台灣人民的健康與安全,沒有人會希望桃園失守。此時此刻,全台灣都非常關心。因此嘉義黨部發起物資募集運動,北上送暖,將南台灣的熱情送到桃園,給予部桃最堅定溫暖的支持。團結桃園,團結台灣,此刻,我們都是桃園人。

基進意評登記參選 盼宜蘭再度引領全台 創雙本土政黨新局

台灣基進宜蘭縣立法委員參選人林意評今天在主席王興煥陪同下,前往宜蘭縣選委會登記。林意評指出,宜蘭縣長林姿妙在弊案纏身的狀況下繼續連任,並不是因為她「很會跑攤」,而是因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已經出現瓶頸。因此,林意評以「復興宜蘭,基進台灣」為口號,訴求民主轉骨改革,盼宜蘭再度引領全台,成為打造「雙本土政黨」新格局的第一個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