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國 — 文化與國族打造】台灣基進文化政策總論
台灣國族文化的打造,需要「#有國族意識的文化建構」與「#有國族意識的文化詮釋」。因為文化固然是人、土地與時間的交織,但是對於面貌已被「華人」同化的台灣共同體,國族文化的打造需要國族意識的引導。
面對中國統戰里長 台灣基進的解方
由於中國對台統戰未曾鬆懈,如今台灣進入大選最後階段,對台各種統戰介選行為紛紛出籠,無所不用其極。政府應積極針對中國的基層統戰進行亡羊補牢的修法作為,刻不容緩。
2024基進政策【幸福提案】性別平等
過去台灣已經通過眾多性別平等相關法律,相關的制度改善與人資培養也在慢慢進行推動中,但法律的良善意願卻在很多角落沒有傳達落實。在此呼應聯合國提出的「性別平等的今日是為了永續經營的明日」不僅是方向的提醒,也是營造未來美麗永續台灣的實際做法。
國軍改革系列三:後備部隊要轉型,打造台灣家鄉軍
後備動員制度必須進行改革,不只已經是社會共識,許多與台灣有利害關係的國家,也極為關心這個問題。國軍必須先正視今日後備動員制度的問題,是經過長年累積下來的結果,絕不是現在才出現。在進行改革時,才能切中其弊,而不是再找一個藉口。
擴大後備兵源,召募有志保衛鄉土的保台志士。同時,教育召集訓練一定要落實,更是後備系統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
全民國防系列四:全民國防一起來,女性也能輸出傷害
唯有搭配國軍文化的徹底改革,台灣女性在社會上兩性仍未完全平等的前提下,還願意忍受不便為國家社會服兵役的高貴精神,才不會被踐踏跟浪費。因此,台灣基進始終呼籲,國防改革要從「心」改起,要從組織文化開始改變,我們才能抵禦鄰國無情、無理的威脅,保衛自己的家園!
全民國防系列三:全民防衛動員,人人有責任個個沒準備?
烏俄戰爭帶給台灣的啟示,揭示心防民防已是國家安全、戰爭時期體制的一環。戰爭是災害集合體的展現,民防的重要性,便在於人民在戰爭中如何自處、自保,以及人民如何與國軍共同保衛家園,偕同作戰,抵禦外侮等,已經不證自明,甚至與國軍的軍事訓練有同樣的重要性。
國際連結系列一:台灣是世界的台灣,積極參與亞太軍事合作
隨著烏俄戰爭進入持久戰階段,以及台海情勢緊張不斷攀升,世界各國都把眼光從東歐移到印太地區。近年來各國(主要是美國)著眼於東亞情勢,對中國的威脅程度以及台灣的防衛武力進行了重新評估。各國對台灣軍力的評估,在情報搜集、制海空權、協同作戰、灰色作戰反應、國防預算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因此,除了亟需從各個層面進行國防改革外,台灣也應該積極地尋求其他國家的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