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隊了!昔日的民主聖地
近日,台北市長柯文哲突然「半瞑反症」,拋出台北路名去中國化,引起各界討論。而我們也發現,以歷史罪人「中正」為名的道路,在台北市僅剩下兩條,台南市卻以38條高居六都之首。台南作為民主聖地、滿載抗暴歷史的文化古都,豈能在人權的指標上成為全台之末,更辜負前人種樹呢?
強化中資規範,反制經濟滲透
中資對公司若有重大影響力便會左右公司決策,甚至進一步出賣公司相關情報,這不僅是對台灣經濟有所危害,甚至進一步讓台灣喪失加入民主國家經濟圈的資格。若要搭上國際民主同盟陣線,那把台灣的經濟體質打造好、完備民主防衛機制是很重要的課題,這正是此次修正兩岸條例對中資定義最大的用意,政府做好把關,努力在世界經濟體中找到台灣的獨特地位,企業更能安心發展技術,不用害怕被誰綁架,朝世界市場大步邁進。
鴻海入股紫光,誰的「國家隊」? 民主抗中陣線,台灣不能脫隊!
近年積極介入電動車產業的 鴻海 集團,本(7)月14日宣布斥資新台幣239億元,以集團旗下工業富聯入股中國 紫光。而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表示,由於鴻海收購工業富聯股份確認已交割完成,依照法規未事先申請,需進行陳報及裁罰。此項投資案件,事涉IC、封測等敏感項目,必須列為投審會專案審查,身為台灣公司財務治理模範生的鴻海企業,卻寧願犯法遭受裁罰,也要先斬後奏的入股「中國半導體國家隊」紫光公司,引發外界關注。
闢謠反造謠 黃瀞瑩、柯文哲不用道歉嗎?
柯文哲記者會後的闢謠專區,從成立以來就受到許多質疑,包括:如何認定假新聞、挑選的標準為何?請好好落實分流、疫調、匡列、隔離等防疫基本功,讓台北疫情穩定、台灣社會早日回到正軌,才是全民之福吧!
後疫情時代:回應青年勞動者的心聲
五一勞動節,全台灣的勞工朋友們辛苦了!兩年多來,武漢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了社會勞動型態。許多「非典型勞工」出現,諸如遠端科技、自由工作者、短期約聘人力、外送員等,尤其蓬勃發展的外送員行業,全台從業人數已超過十萬,而這些疫情下的新型態勞動者又以青年為大宗。
疫情也讓就業市場存在不穩定因素。我們看到許多年輕人因疫情的震盪,可能選擇進入學院、選擇過渡性工作、轉職、暫緩生育或創業。走出疫情下的就業徬徨,是回應青年勞動者心聲的當務之急。
新竹基進ê母語推廣!
語言影響著我們的思考模式,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根本,但你知道若依目前的趨勢,台灣的年輕人「沒有人自認母語是台語」的情況隨時有可能發生在近年嗎?你相信台灣所有的本土語言最快都將在20年內消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