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法不能等」記者會
立法院第10屆屆第7會期於31日結束,本會期間通過172項議案,創下20年新紀錄。台灣基進今(2)日舉行記者會,指出防範中國滲透、維護台灣民主至關重要的《境外敵對勢力影響透明法》(簡稱《代理人法》)相關法案,至今仍橫躺立院遭刻意冷凍,並偕同法案起草人、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國際法專家宋承恩,共同呼籲立院把握最後會期,盡速解凍《代理人法》程序。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高分貝呼籲,台灣社會不應容忍抗中法案的立法怠惰;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則哽咽痛批,朝野立委對中國統戰應對積極度完全不足。
🔥正視統派組織暴力陰影 加速完備反滲透相關法規🔥
國在大外宣統戰的業績壓力下,近年手段越顯激烈,而這些行為,除了造成社會不安動盪,也意圖挑起衝突對立。支持中國,只會繼續助長這些仇恨與暴力的行為,對於越來越氾濫的中國仇恨言論,及中國陰影之下統派團體的惡意與暴力,台灣基進呼籲台美政府都應更積極,就統派組織的恐怖活動,進行國土安全保障合作交流。台灣亦應加速完備反滲透相關法規,正視這些組織對台灣帶來的危害。
防疫韌性不代表防疫成果 國民黨又想製造恐慌?
台灣因為前幾年守得太好,所以和其他國家接軌的時間點已經慢了一些。我們很幸運地晚了一兩年才要面對共存,但接下來 重新開放 以及 邊境政策 會是更重要的事。
天朝中國與現代藩屬國 – 養套殺再現
近日澳媒ABC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國佈局南太別有用心」,批評中國以援助之名,行掌控南太國家之實。中國在5/26-6/4日,曾派出外長王毅,出訪南太國家,意圖尋求十個國家與其簽訂「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看似中國要發揮「大國」的社會責任,援助其他較未現代化的國家,許多建設看似福國利民,但實際上中國是藉由大灑幣取得南太國家的控制權,其興建的機場與海港,看似作為觀光需求,但卻都符合軍事規格,這將在國際上將成為中國發動戰爭的最大籌碼。
日本拼起的新冷戰時代最後一塊同盟拼圖全球民主陣營 VS 中俄極權的全球新對抗
近年來國際局勢的眾多變化,其中一個巨變,就是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後,歐盟、北約和西方國家通過各種方式聲援烏克蘭。而現在這個巨變,隨著這週中國習近平拜訪俄羅斯普丁,與日本岸田首相拜訪烏克蘭總統澤輪基斯,將烏俄戰爭所拉出的聲援戰線,擴大成包含台海局勢在內的全球「新總體戰」。
也暗示著,同時與美國進入新冷戰時代爭霸的中國,或明或暗地連結了各自同盟,新的民主 v.s. 極權的國際政治對抗聯盟,正在成形。
小資政黨拚大選 基進參政反金權
我們相信,勝選的機會過去可能是屬於有錢、有權的人,但台灣基進的參政,就是要證明,選民值得有理念、有理想的參選人,當好的政治離人民越來越遠時,讓有理想、沒資源的年輕人有機會進入體制,就是最好的解方。
解決性別收入不均的基進一步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哈佛大學教授克勞蒂亞‧戈丁,她從1980年代開始不懈的研究,發現勞動市場中性別差異的關鍵驅動因素。戈丁關心的議題,是自工業革命以來數百年沒有解答的現象──為什麼在女人接受幾乎同樣程度的教育、同樣全心投入工作,卻從來得不到跟男人一樣的報酬?
屋漏偏逢連夜雨、敗選才知統戰多!
我們在此疾呼,不要等到敗選才驚覺統戰的深入,把握本土執政的良機,近期加緊推動、強化在立院被擱置已久的「代理人法」;中、長期著手推動體制內修憲或「為台灣制憲」的進程,讓台灣共同擺脫最大的統戰破口──「一中憲法」的桎梏,面對中國無時無刻想侵略台灣的現實,將中國視為台灣的敵國。唯有導正對中國的態度、發揚「抗中保台」原生的正當性,真正的和平才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