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日台灣轉型正義挫折日🔥
國民黨的審查委員都是以意識形態作政治審查,在以政治干預學術,在以政治壓制歷史真相,以政治反對轉型正義,暴露出中國國民黨一貫的反動立場。如果這種理由能夠成立,那行政院可以關閉二二八紀念館,拆毀各地的228紀念碑,因為這些都是在撕裂族群。陳翠蓮教授沒有非要當公視董事不可,但是這次事件反映出假多元之名,暴露由黨派推薦審查委員的假公平荒謬劇。
【文化立國 — 文化與國族打造】台灣基進文化政策總論
台灣國族文化的打造,需要「#有國族意識的文化建構」與「#有國族意識的文化詮釋」。因為文化固然是人、土地與時間的交織,但是對於面貌已被「華人」同化的台灣共同體,國族文化的打造需要國族意識的引導。
「很多孩子都走了」?認知作戰時間表大公開
25日藝人郭彥均在臉書上發文「很多孩子都走了」引發熱議,貼文中附上自己與醫護人員的對話截圖,稱「醫護從4/5起就沒休息過,但小孩卻越來越慘」。
這篇貼文在4個小時內以 極快的速度散度到各個社群,且內文的同質性極高,幾乎以很多孩子都走了作為引文,如同機器人般公式化霸佔版面。一個郭彥均貼文是言論自由,短時間變成上萬人擴散這就是「認知作戰」。
「只有戰死,沒有投降」台灣,是我們退無可退的故鄉
烏克蘭告訴我們,不只中央選舉,地方選舉的結果也可能影響國安。戰爭看似遙遠,但通往地獄的路往往就是一次次看似不重要的政治選擇所鋪。國民黨不斷用戰爭恐嚇台灣人對中國妥協,但如邱吉爾所說,選擇妥協與屈辱後,迎來的還是戰爭。
基進的年輕人在國家需要自己的時候都會站出來。今天是宗霖收到教召,相信在場包括自己、雨蓁、明彥收到,或是其他所有基進候選人,我們也會願意站出來,拼死護台灣,永不屈服。
民主陣營「合縱」抗中台灣應跟上隊伍
當前的重要關鍵在於,台灣是否願意在此順風之下,積極推動加入前述各項集體安全體系,並深化彼此交流,以強化印太防衛體系最脆弱的一環,脫離目前躊躇不定、裹足不前的曖昧態度。
此外,政府相關單位也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向國人清楚說明當前台灣所面臨的國際情勢,對於優劣之處所應採取的態度與作為,並將國內所有足以危害國防安全的因素,予以排除。政府有清楚確實的準備,才更加有利於全民抗敵意志的凝聚與強化。
後疫情時代:回應青年勞動者的心聲
五一勞動節,全台灣的勞工朋友們辛苦了!兩年多來,武漢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了社會勞動型態。許多「非典型勞工」出現,諸如遠端科技、自由工作者、短期約聘人力、外送員等,尤其蓬勃發展的外送員行業,全台從業人數已超過十萬,而這些疫情下的新型態勞動者又以青年為大宗。
疫情也讓就業市場存在不穩定因素。我們看到許多年輕人因疫情的震盪,可能選擇進入學院、選擇過渡性工作、轉職、暫緩生育或創業。走出疫情下的就業徬徨,是回應青年勞動者心聲的當務之急。
台灣獨立為著理念自焚,中國統一卻開槍屠殺
思想的價值,如何被衡量輕重,放在稱為行動的天秤上,一覽無遺。
成為行動者的我們,首先選擇了哪一個成為你價值的核心思想,會決定你如何作為?「以台灣為主體」、認為「台灣就是台灣人的國家」一直都是台灣基進向來的價值跟思考,堅持走在這條路上,然後成為我們的政策、主張。
詹益樺曾說:「鄭南榕是一顆偉大而美好的種子,我希望自己也成為一顆偉大而美好的種子。」我們想做的也是一粒偉大而美好的種子而已。
拒絕「雙十=台灣國慶」
我們同樣不認同近年以Taiwan National Day宣傳雙十活動,然而,所持的理由與馬英九 #完全不同。雙十這個象徵圖騰,是中國國民黨為了統治的正當性,強加於中華民國,也強加於台灣的符號認同。若認真考究,所謂的「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發生在與台灣毫無瓜葛的中國,彼時,台灣早已因《馬關條約》非在清國的統治權之下,而現在我們所過的「國慶日」,是國民黨1949年敗逃來台後,因其統治需求,加諸於台灣人民的日子,又如何被定義為「台灣國慶日」?









